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钦州6月8日讯(记者 董家朋)近年来,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坭兴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07年出台了《钦州市坭兴陶产业发展扶持若干意见(试行)》和《钦州坭兴陶人才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试行)》,2016年出台了《钦州市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制定了《钦州市坭兴陶土保护条例》,2018年市政府制定了《坭兴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促进了坭兴陶产业的快速发展。
钦州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产自广西钦州,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制作精细,结构致密,物理强度较硬,颗粒细小,质感细腻。坭兴陶陶土最常用的主要有两种,白泥和红泥。白泥为矿物质粘土,质地细腻,红泥为紫红色原矿,质地坚硬。遂有“白泥软为肉,红泥硬为骨”之说。坭兴陶质地古朴,不俗不媚,以致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印章等,托物寓意,每见巧思。
广西钦州坭兴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据历史文献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说明唐代以前钦州已有制陶作坊,制作工艺已趋成熟。钦州坭兴陶,代表了较高的中国陶瓷艺术品位和价值,深受国内外收藏界的追捧。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科技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南京历史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馆,广东、北京、天津、大连、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西、安徽、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工艺美术馆及台湾、澳门地区博物馆馆藏。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博物馆或艺术馆均有收藏。
至2017年底,钦州市共有坭兴陶生产企业(工作室)近500家,共有各级工艺美术大师169人,其中,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人(李人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李人帡、利成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人(李人帡、陆景平);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2人(陆景平、黄亚南),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人(王兆儒);广西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共64人(刘明洲等);市本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共101人。坭兴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李人帡、陆景平),广西非遗传承人2人(卢德辉、刘缘靖),钦州市非遗传承人10人(肖文生、张芝侯等);广西坭兴陶技师42人。坭兴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
钦州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坭兴陶产业发展,正在规划建设坭兴陶特色小镇。将以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为核心,结合广西钦州园博园与坭兴陶古龙窑遗址打造坭兴陶特色小镇。项目总规划面积约3000亩,已完成投资约18亿元,已开发面积约1800亩。其中,已开发建成广西钦州园博园约1100亩,千年古陶城片区约600亩,建成博物馆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商业街3.74万平方米、院落式厂房10.9万平方米、配套路网工程和水电设施。目前,已签约入园企业共约100余家,其中,入驻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4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余人,坭兴陶企业(工作室)有50家及相关餐饮、文化配套企业。千年古陶城片区在2017年9月被确认为广西自治区首批服务业集聚区,10月确定为自治区品牌创业创新基地,11月被确认为3A级景区。
坭兴陶特色小镇以钦州坭兴陶产业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为核心、以特色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为补充,形成生活气息浓郁,产业、民俗文化、旅游等相互交融,集产业培育、文化传承、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坭兴陶特色小镇,“一带一路”南向通道上重要的陶瓷艺术交流平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