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江之变】云从科技姚志强:不惧“泡沫” 核心技术为立身之本[全景新闻]

2019-07-12 11: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点击全屏观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重庆7月12日讯 (记者 魏敏) 作为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今年6月13日,《人工智能产业独角兽TOP50》在两江新区发布,云从科技连续两年上榜。在外界看来,云从科技已经成为两江新区乃至重庆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云从科技参与、体验、互动性展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摄

  云从科技的使命是定义智慧生活,提升人类潜能。成为全球智能生态领军企业是公司孜孜不倦追求的愿景。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告诉记者,通过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认知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形成的整合解决方案,已服务400余家银行8.8万网点、31个省级行政区公安、60余家机场,实现银行日均比对2.16亿次、公安战果超3万起、机场日均服务旅客200万人次。云从科技在国内首发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 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将结构光技术应用在人脸识别系统上。人体3D重建技术加快算法速度20倍,并将准确率大幅提升30%。

  姚志强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云从科技要孵化阶段就已经实现了技术的完全自主化,技术上的自主可控对云从来说已不是问题。现阶段云从科技的立身之本依然是技术,基本上巨大的投入都是在技术上,并通过与院校、科研院所在多个领域进行进行联合开发来布局云从的核心技术,云从的融资也基本都用在了技术研发上。据了解,云从科技研发团队已达 700 余人。核心技术先后10次斩获国际智能感知领域桂冠及158次行业POC冠军、胜率达到78.4%。为了更好的进行技术研发,云从科技搭建了三级研发架构:美国硅谷前沿实验室,中科院、上海交大两个联合实验室,以及重庆、上海、北京、苏州、成都5个研发中心。其中研发中心结合着市场实际需求,在预演基础上将技术产品化。

  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成为科技发展方向,同时也吸引了无数资本参与,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更是受到追捧,仅融资额就差不多占了全球一半。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热”背后的泡沫,姚志强认为,行业趋势是不可逆的,但是短期内是有泡沫的。任何事物的快速发展,不可能没有泡沫,它是发展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产物。真正的泡沫是不代表未来,是虚幻的,是一定会带来沉痛的,但如果泡沫代表未来,那么短暂的泡沫对未来趋势影响不大,只要是在大趋势下的选择,一定会出现一个伟大的企业。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郭博文】

今日热播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邀您共赴线上冰雪之旅

  • 【幸福花开新边疆】在家门口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

  • 河北故城全景导览系统上线 “旅游+”开创故城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

  • 第十二届北京月季文化节暨第三届魏善庄镇休闲文化季在大兴正式开幕

相关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