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江之变】水岸同治 武汉东湖实现生态蝶变[全景新闻]

2019-07-16 09:4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点击全屏观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7月16日讯 (记者 魏敏) 东湖,武汉市中心城中湖。近10多年来,武汉市围绕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持续不懈治水,还东湖一汪碧波。东湖水质持续向好,整体水质基本稳定在Ⅲ至Ⅳ类。最新数据显示,东湖水质目前达到40年来最好。

东湖绿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摄

  截污修复 提升水质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东湖周边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东湖一度成为武昌、洪山地区的天然污水处理厂。作为东湖二十四景之一曲堤凌波—沿湖路景观道,也被作为武昌通往洪山、光谷的交通要道,每日汽车川流不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开始向生态资源优厚的湖区索地,围湖造田、围网养殖,填湖建设房地产。此时,城市更多是在向东湖索取,城湖关系处于紧张的常态,东湖水质一度下降至V类。

  “湖塘环境好坏,决定游客对东湖的第一印象。”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康玉辉博士说,东湖个别子湖和湖边塘水质还不理想,有的水质还在Ⅴ类甚至劣Ⅴ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水质有了明显提升。

  2015年12月23日,武汉东湖绿道一期正式开工。东湖绿道在建设之初,就打上了绿色环保的标签。

东湖绿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摄

  东湖绿道全程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通过人工植被规划、人工湿地等方式,针对性地净化东湖水体,使东湖水质达到这几年来最优。数据显示,目前的东湖水质为40年来最好。

  主湖治理 一张蓝图干到底

  2009年,《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东湖治理有了顶层设计。2012年,制定实施《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2014年,统筹实施“中心城区治污两年决战行动计划”,围绕东湖,推进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谋划污水深隧工程等重大项目。2017年,武汉市政府审议通过《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东湖荷花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摄

  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主城区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2200公里污水管网,污水提升泵站71座,形成12片污水收集系统。在东湖及周边汇水区域,形成一张有效保护网。“如果把东湖看作一个病人,基础设施和管网建设,就好比是打通东湖的排毒通道。”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治水不能只在水上做文章,污染的根源还是在岸上。

  2017年,东湖水质迎来拐点,主湖水质进入“Ⅲ类时代”。2018年,东湖风景区向子湖的劣质水体宣战、向初期雨水宣战、向不达标尾水宣战、向绿道沿线的湖边塘宣战、向小游船污染宣战,通过消解面源污染,生态系统恢复等生态综合治理,最终实现东湖水质的美丽蝶变。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郭博文】

今日热播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邀您共赴线上冰雪之旅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雪飞天”赛道换新装【全景新闻】

  • 【幸福花开新边疆】在家门口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

  • 【幸福花开新边疆】航拍乌兰毛都草原 看骏马奔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