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拉萨8月22日讯(记者 邓浩) “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园林”,“过林卡”是藏族群众最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或全家老小齐出动,或三五好友共出发,带上自制的青稞酒和煮好的牛羊肉,寻觅一片茂密的树林,或者一块绿油油的草地,搭起帐篷,大家围坐在一起,愉快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而夏天去达东村“过林卡”,已经成为众多拉萨市民周末的首选。
达东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这个千年古村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淳朴,还拥有尼玛塘寺和白色寺两座近千年的古寺、仓央嘉措的行宫遗址,以及莲花生大师用权杖开凿的泉眼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
达东村“幸福林卡”区,一些白色的帐篷搭建在山坡下。山坡上方右侧,就是仓央嘉措的行宫遗址。山坡上方左侧的桃树也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说,仓央嘉措就在这棵桃树下写下了情诗《在那东山顶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摄
达东村曾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来带动精准扶贫,达东村成为乡村旅游胜地,而“林卡经济”也在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达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米仓介绍,2016年4月底,“达东村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开工,7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农牧民参与”的原则,由村集体、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组建柳梧和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和管理。该项目通过全面修复村容村貌、治理水系湖泊环境、改建景观绿化,以及经营林卡酒店、开发庄园遗址等旅游资源,健全各项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将达东村打造成为集城郊休闲观光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汇集成河流,向山下流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摄
如今在达东村,有达东林卡、湖边茗馆、乡村度假酒店、“拉萨人家”藏家乐、真人CS基地、达东圣地桃林、千亩花海、房车自驾车营地、达东温泉度假中心、达东创客基地等多个项目,并逐渐形成了“达东·幸福林卡”“达东·桃花会”“达东·音乐嘉年华”等旅游品牌。不仅如此,达东村还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历史古村”“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6美丽宜居村庄示范”“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示范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西藏历史文化名村”等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荣誉称号,反映出了达东村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的丰硕成果。
2019年上半年,达东响应自治区“冬游西藏”的号召,首次实行冬季全时营业,效果良好。未来,这里将随季节推出“采摘季”“摄影季”“温泉季”等特色旅游活动,打造达东全季全时旅游新体验,从而进一步丰富达东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提升达东乡村旅游价值。
达东温泉度假中心里的露天游泳池。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摄
项目要实现良性发展,参与各方利益最大化是保障,而当地村民的发展就是最大公约数。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通过深耕“林卡经济”,达东村已于2018年9月完成脱贫摘帽验收考核,正式退出贫困村行列。
2018年,达东村全年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7万元,旅游收入再创历史新高。目前,达东村文旅产业在职员工近90人,其中70%为本地村民。2018年,达东村全年为就业村民发放工资184万元,年底为全体村民分红64万元,全年累计为当地百姓创收248万元,有效促进了致富增收。
据米仓介绍,2016年以前,达东村年人均纯收入大约为三四千元。项目开展三年多后,达东村今年截至目前的人均纯收入就有13000元左右。
1956年出生的仓决,是一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1999年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她在达东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直到2008年退休。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仓决向记者简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达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于近年来达东村的快速发展,仓决感到特别高兴。“希望好政策越来越多,也希望达东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全面。”仓决在寄望达东村美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对广大村民提出了期许,“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服务好游客”。
在自家庭院里接受记者采访的老党员仓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达东村通过发展“林卡经济”,让当地村民吃上了乡村旅游饭,走上了文旅致富的道路,实现了产业旺、环境美、村民富。以文旅产业带动精准扶贫,以产业联动促进乡村振兴,达东村目前已成为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致富、乡村振兴新路。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