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3月26日讯(记者 邓浩)“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是全球大流行。如果国家需要我们组织援外医疗队,我愿意带队去。”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说。
同济医院附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分为主院区、光谷院区和中法新城院区三个院区。在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同济医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疫情发生后,汪道文就再也没有回过家。3月22日,在主院区办公室,他向记者讲述了“护心队”的战“疫”故事。
2月12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汪道文(左一)正在查房,了解一名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梗患者术后情况。(陶继东/摄)
“新冠肺炎是暴发性肺炎,它所形成的炎症风暴,可能会导致全身受到损害,也包括对心脏的损伤。” 汪道文介绍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患者都收治在主院区。“我们心血管医生进行调查,发现病区15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约20%的人有心脏受损的情况,主要是那些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
他表示,对心脏受损的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需要心内科尽早介入、及时治疗,必要时给予ECMO(体外膜肺氧合)和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生命支持装置,这样可以为患者生存争取更多机会。“这也是我们建立‘护心队’的初衷。”
汪道文的早期干预理念,与同济医院副院长刘继红不谋而合。2月9日,两人讨论之后,立即组建并向光谷院区派出了“护心队”,汪道文任队长。队伍规模逐步扩大至13人,包括心内科8名医生和5名护士。
“护心队”成立后,迅速到各个病区摸排调查,对存在心脏疾病隐患和基础问题的患者进行追踪,并强化质控管理。“我们用了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对光谷院区8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全部梳理了一遍,发现其中160多人有心血管高风险。而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管的ICU病房,30位危重症病人几乎个个都有心血管问题,只是或轻或重。” 汪道文回忆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护心队”中,有两名医生和5名护士专门在ICU病房“蹲点”,他们同援鄂医疗队员一起查房,参加交接班。根据实际情况,后来汪道文又向ICU病房加派了两名医生,以避免医护人员过度疲劳。另外3名医生则负责其他所有病区的相关工作,包括每天参加会诊、指导心血管治疗等。
“事实证明,我们的医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汪道文说,众多援鄂医疗队中,派来的成熟ECMO医护团队极为稀缺。“只要有患者用上了这套设备,我们的人就必须连轴转,7人专班24小时轮流守护。”
得益于汪道文这些年来的严格要求,以及同济医院心内科定期开展的培训,科里所有医护人员都能够熟练使用ECMO等设备,这在此次战“疫”当中派上了大用场。记者了解到,自成立以来,“护心队”利用ECMO等生命支持手段,已成功将5名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拯救过来。其中4人已顺利脱离装置,近期将会康复出院;另外1人正在康复当中,也即将脱离装置。
“把机器上了之后,我们的责任更大,监护要非常仔细,弄得好了能救人,弄得不好就会死人。”谈到被称为“救命神器”的ECMO,汪道文显得很冷静。“我们一小时就要查一次凝血指标,还要按时监测其他各种参数。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我们打造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年轻的医生和护士队伍。我感到真正幸运的是,平时积累了之后,面对此次疫情,我们能够拉得出去,并打赢这场战争。”汪道文动情地说。
作为“护心队”队长,汪道文要从总体上把握住光谷院区患者心血管诊疗原则和用药情况,在问题较多时参加病例讨论,还会参加早晨的交班,检查医嘱落实情况。“安排的医嘱必须落到实处。作为内科主任,我有这个责任。”汪道文强调说。同时,他还积极推动改建了中法新城院区新导管室,以杜绝工作人员感染和清洁区工作环境污染,保证心导管介入手术正常开展。这也是全国首个专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改造的隔离导管室。
3月22日,同济医院主院区,汪道文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但是,目前很多国家在重症患者治疗领域还是空白。作为内科专家,汪道文也承担起了国际学术交流援助的责任。记者了解到,3月23日,他和同济医院其他5名专家一起,与德国专家远程视频连线,围绕疫情防控救治、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以及医护人员防护等问题分享了相关经验。汪道文还特别介绍了“护心队”的工作案例。
而在此之前,汪道文已多次和意大利等国的专家进行过交流。“开始是邮件,后来是远程视频。从危重症患者救治,到医务工作者防护服怎么穿,我把图片都发给他们了。”汪道文表示,他很愿意带队出征援外。“为了救治患者,国家真的是不惜代价,有良心的人都能看到。如果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我当然义不容辞。” 汪道文坚定地说。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