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海南州9月24日讯(记者年巍 王岩)“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环境保护建设与新能源建设齐头并进。以退化草场为主的塔拉地区生态植被在‘牧光互补’中得到有效修复,蒸发量减小30%,草地的涵水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更实现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青海省海南州发改委能源科科长杜庆文对记者说道。
光伏产业园一角(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年巍/摄)
光伏发电,作为当今最清洁、最环保的新兴能源,在海南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架在光热资源足的辽阔戈壁上的一块块深蓝色光伏板,如一片蓝色海洋,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
所谓“牧光互补”,即在光伏电站种植牧草,实现“一草两用”。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土流失、促进了水源涵养,植被形成的绿色屏障还能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的环境,降低风沙对光伏电站造成的损失,构筑起一个具有特色的生态建设基地。
经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区两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具规模。杜庆文介绍,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区两园)光电规划占地规模609.6平方公里,规划装机19025兆瓦,总装机容量达9045兆瓦,其中2020年下达海南州竞价及平价光伏项目总计2000兆瓦。目前,海南州已完成青海省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建设目标,2019年海南州新能源发电量达96亿千瓦时。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杜庆文说道。资料显示,海南州光伏园区建设“十三五”第一批50.5兆瓦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总投资3.43亿元,扶持带动全州1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7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电站每年发电量约8585万度电,按照上网电价和国家补贴0.75元/kwh计算,年收入能够达到6000多万元。
谈及未来的规划,杜庆文表示,要结合新能源产业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同时积极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海南州,进一步打造全产业链的新能源发展模式,在“十四五”期间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18510915297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