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临”探秘冬奥场馆:“水立方”如何化身“冰立方”【全景新闻】

2022-01-23 08: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全屏观看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3日讯(记者 董家朋) 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主体建筑紧邻城市中轴线。国家游泳中心更为人熟知的另一个称呼是“水立方”。为了满足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赛事要求,国家游泳中心需要从“水立方”转变为“冰立方”,但这不仅仅是“把水冻成冰”那样简单。

俯瞰“冰立方”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接的是冰壶比赛项目。冰壶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北京冬奥会的冰壶比赛共产生3枚金牌,分别是男子冰壶、女子冰壶和混合双人冰壶。冰壶标准场地长45.72米,宽5米,冬奥会赛场设四条赛道。

国家游泳中心外景 中国经济网 席田亮/摄

  冰壶比赛对冰面平整度要求极高,每平方米在承受150公斤重量的情况下,冰面变形不能超过1毫米。此外,冰壶在赛道上不断滑动、制冰师的反复修冰,甚至室内环境的些许变化,都会让赛道表面发生着微妙的改变。冰壶比赛要求场馆湿度在30%以下,冰面温度约在零下8摄氏度,冰面以上1米空气温度在10摄氏度,馆内温度在16摄氏度以内,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冰壶与冰的摩擦系数,决定赛道品质。这意味着国家游泳中心需要从高温高湿的泳池环境转化为低温干燥的冰场环境。

国家游泳中心赛道 中国经济网 席田亮/摄

  国家游泳中心给出了“水冰转换”技术改造方案。改造涉及建筑、结构、防水、膜维修等工程领域,约70个独立施工区,50000平方米的改造面积。以冰壶赛道的改造为例,国家游泳中心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了可转换结构,安装了可拆装制冰系统。把游泳池的水放空、排干,再把钢结构支撑体系和混凝土面板安装完成,铺上制冰管道,制冰后将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这种转换模式不仅实现了“水立方”与“冰立方”互换,还实现了转换材料重复利用,大幅降低后期拆除改造成本。“水冰转换”让国家游泳中心可以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间自由切换,可以同时具备开展水上运动、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

  【延伸阅读】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冰丝带”上最快的冰【全景新闻】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雪飞天”赛道换新装【全景新闻】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冰之帆”,起航!【全景新闻】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最美的冰”在此起舞【全景新闻】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

今日热播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邀您共赴线上冰雪之旅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雪飞天”赛道换新装【全景新闻】

  • 【幸福花开新边疆】在家门口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

  • 【幸福花开新边疆】航拍乌兰毛都草原 看骏马奔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