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呈现冬奥场馆之美,他们“蹲守”了492天!

2022-01-25 14:27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点击全屏观看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你想身临其境一睹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12个冬奥会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的风采吗?你想看看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样子吗?你想从空中眺望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精美造型吗?

  1月4日,北京冬奥会场馆媒体中心全景导览系统上线运行。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可以登录系统,用手指轻轻碰触手机屏幕,就可以“进入”场馆,自由选取视角、放大细节、漫游场馆,了解场馆各个区域的功能。

北京冬奥会场馆媒体中心全景导览系统首页

  1月25日,针对普通观众的导览系统正式上线,即使你不能亲临现场,坐在家中动动手指,也能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感受奥运场馆的魅力了。

《带您“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景导览系统首页

  开创性的“第一次”

  以三维实景与全景导览相结合的奥运场馆展示案例,这是开创性的“第一次”。而创造这个“第一次”的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四名年轻小伙伴。他们是四个“九零后”:董家朋、席田亮、崔楠、李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冬奥会策划运行团队

  跟踪拍摄冬奥会场馆,整整492天!从2019年9月2日第一次探勘拍摄,到2022年1月4日场馆闭环管理前的最后数据采集。492天,180余架次无人机拍摄,29.16万张照片,他们前前后后用脚把场馆丈量了上百次。

  经过492天拍摄和制作,这套系统为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可视化了解北京冬奥会各场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视觉资料。

  “那感觉太震撼了”

  团队成员董家朋还记得2020年第一次到张家口赛区踏勘,“当时的场馆还是一片工地,根本分辨不出哪里是赛道,哪里是辅助设施。”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场馆拍摄,“有时只是过了短短一两个星期,你就能发现,跟上次比,场馆细节又完备了很多。” 董家朋现在时不时会找出同一个场馆、同一个角度记录下的所有照片,春夏秋冬四季轮换,眼看着这些场馆一砖一瓦地从无到有、从“土堆”到巍然耸立,“那感觉太震撼了!”他说。

  “2020年11月,我去拍摄北京冬奥村,当时正在改造,路面泥泞,建筑还是毛坯房。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北京冬奥村场馆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冬奥村已基本完工,欢迎我们再去拍摄。”团队成员席田亮回忆,“太快了,当时我确实被惊到,这样的工作效率刷新了我对‘中国速度’的认知。”

  北京冬奥村混合区2021年11月踏勘时与2022年1月踏勘时的场景变化

北京冬奥村记者工作间第一次踏勘时与第二次踏勘时的场景变化

 

  “看新闻”→“进入新闻”

  “全景是一种新兴富媒体技术,它和视频、声音、图片等传统流媒体最大的区别是可操作,可交互。”董家朋说,“全景新闻”可以通过手动拖拽或手指滑动,自主寻找角度、放大细节、体验场景,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把传统“看新闻”升级成“进入新闻”,实现从“阅读”到“进入”的体验升级。这一次的导览系统运用了全景融媒体技术,得益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对“全景+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数次踏勘时的场景变化

  从2017年开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就开始探索全景影像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首创了“全景+新闻”的报道形式。2019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策划、制作了北京世园会全景式报道《全景体验“永不落幕”的线上世园会》,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20年10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团队通过中标,获得为冬奥会服务的机会。他们的想法就是要把最好的传播技术运用到冬奥场馆建设的展示中。董家朋说:“谁都知道这项工作事关重大,我们只能干好,尽全力干好!”

  兴奋与自豪,能打败所有恶劣的工作环境

  能够有幸参与盛会,团队每一个人都选择倾尽全力。冬奥会很多场馆都在户外,有时拍摄温度只有零下十几度,山谷里的大风能将机器掀翻。即使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席田亮工作中却很少戴帽子和手套。“相机是触屏的,戴上手套就不灵敏了;拍摄得听着7次快门的声音,戴帽子怕听不清。”他说,参与冬奥会这一世界性赛事所带来的兴奋与自豪感,能打败所有恶劣的工作环境。

  崔楠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和全景图片拼接工作。“系统界面最终以这些场馆的插画形式呈现,我前前后后改过七八版设计。”她要根据这些场馆的外形提取出最有特点的元素,再用纯手绘把它们表现出来。最开始,三天也画不出一幅满意的作品。“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形大家都很熟悉,它由很多膜结构构成,这些膜结构不是无序排列,为了让它更真实、更美观,只能一个膜一个膜地细抠。”

崔楠设计的北京冬奥会主题作品

  李卓参与大量技术踏勘和后期的全景漫游工作。“有几次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以前的项目一个点位一般只有上下两个方向的交互点,但冬奥会场馆的赛场上、看台上有大量点位,每一个点位又要有很多方向的交互点,最多的一个场馆我做过500多个交互点,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北京冬奥会场馆媒体中心全景导览系统—国家体育馆记者看台席后台截图,该场景添加交互点19个,该场馆添加交互点共590个

  “12个冬奥会竞赛场馆,外加3个冬奥村,每一个面积都很大,工作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光是熟悉这些场馆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董家朋介绍,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和前期探勘情况推算,拍摄一个场馆最少需要三天,但是因为配合场馆建设进度和防疫要求等,最后留给团队拍摄一个场馆只有一天。

  “每个场馆都需要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和空中取景,不管如何优化拍摄路径,哪怕是全程跑着工作,一天时间恐怕也完不了。”董家朋说,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直到有一天,一个念头突然蹦出来——如果靠人力无法实现,那如果通过改良设备、把物力用到最大化呢?或许有戏!”董家朋说。

  他和团队的伙伴们开始查阅资料,进行技术调研,市面上没有现成设备,就自己动手对多款电动云台和控制器进行搭配安装,一次又一次调试,终于将手动全景拍摄改造成自动全景拍摄。

单反相机与自动云台组装的720°自动采集系统,仅需2分49秒即可完成单次数据采集

  “以前一个点位拍摄12张照片,每次拍摄都需要手动调试角度,费时费力,还可能漏拍;改装之后,单反数码相机搭配自动全景云台,每36度旋转1次,自动旋转26次,每次拍摄7张照片,自动完成照片采集,一个点位可以拍摄182张照片。”董家朋说。

  下无数“笨功夫”,只为寻觅最美的一面

  从气温逼近40度的盛夏,拍到零下20度刮着凛冽寒风的严冬,拍摄制作团队对这些场馆最美的一面了然于胸,而这是下了无数“笨功夫”才寻觅到的。

  “每一个场馆我们平均拍过10次,在每一次比对中,我们发现了它们最美的瞬间。”董家朋说。没有烈日下一圈圈绕着场馆暴走,无人机一次次起飞降落、高低飞行,迎着朝霞、送走落日,跟着阳光一回回调整角度,都无法找到最佳的拍摄点位,也就无法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拍摄任务……

通过无人机航摄国家速滑馆上空采集九个方向多角度的全景数据

  2021年9月,团队成员李卓和董家朋一起到延庆赛区踏勘拍摄,“守了两天,天气状况不是多云就是阴雨,无人机无法起飞,直到第三天天气转晴,我们等到傍晚5点才得到飞行许可,在夕阳的余晖下,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蜿蜒在青山峭壁之上,金色的光辉自然的渲染了延庆冬奥村。”李卓说,照片记录下的那一刻变成了永恒瞬间。

北京冬奥会场馆媒体中心全景导览系统——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成就和荣誉,让所有劳累烟消云散

  北京冬奥会近在眼前,制作团队的收尾工作也进入了分秒必争的倒计时阶段,他们要让这套系统向“完美”无限靠近。“其实成品已经远超过了交付标准,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在自我加压,我们希望它更好。”董家朋说,除了服务奥运,他们希望所有的努力能成为记录北京冬奥会的珍贵资料。

  李卓的话说出了团队共同的心声,“虽然经历的困难前所未有,但是当全景导览系统搭建完毕,作品呈现在眼前时,这种躬身宏大叙事、亲历历史时刻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能让所有的劳累与压力瞬间烟消云散。”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

今日热播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邀您共赴线上冰雪之旅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雪飞天”赛道换新装【全景新闻】

  • 【幸福花开新边疆】在家门口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

  • 【幸福花开新边疆】航拍乌兰毛都草原 看骏马奔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