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27日讯(记者 徐航)一座百年的客家炮楼,目睹了小镇的兴衰;一所三百年的状元府,见证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勤劳;一尊五百年的石碑,述说了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9月26日,记者走进坐落在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社区的华侨城甘坑客家小镇,感受小镇在新模式下经历的变迁。
状元府后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徐航摄
从前的甘坑老村地势低洼,雨涝成灾,多数村民只能搬去新村居住;历史悠久的客家房舍年久失修,留守村民收入来源简单,依赖农业和打零工为生。为了推动城市升级和产业转型,深圳市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秉承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保留甘坑村现有人文历史资源的同时,着力打造一座“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客家小镇。
小学生来甘坑客家小镇参观游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徐航摄
华侨城甘坑客家小镇独创出一条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IP town模式下的“DFCCW五维模型”(入口+流量+转化+消费+星期式)。据了解,2017年华侨城甘坑客家小镇接待游客量270万人次,已成为深圳最受欢迎的周末景点之一。记者看到,如今的甘坑客家小镇山清水秀,古色古香的房舍在山丘间错落有致地排列。时值天朗气清,有小同学们在小凉帽农庄热火朝天地体验锄土栽苗,体验农耕乐趣,领悟客家文化中的耕读精神。甘坑客家小镇选择代表客家文化的凉帽,原创“明星”IP——小凉帽姐妹,以她们为主角的《小凉帽之白鹭归来》一举斩获2017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太电影艺术单元最佳沉浸影片和最佳未来影像金狮奖两项大奖,衍生的文创产品也成为当地村民收入的新来源。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责任编辑: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