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大楼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
江汉关大楼坐南朝北,呈对称布局,通高41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筏形基础,由主楼及其顶部的钟楼组成,建筑四周由数量不等、风格独特的廊柱环绕装饰。主楼4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高约23.1米,钟面嵌于四壁,直径4米,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乐,报时曲为《威斯敏斯特钟声》。钟楼顶置风向标,设瞭望台。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
2001年6月,江汉关大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江汉关大楼三维模型作品于2021年文化遗产数字化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大赛获三等奖。
获奖评语:
江城百年,沧桑巨变,武汉是座饱经风霜的城市,屹立汉口的江汉关大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作业团队将大楼整体按照上下、内外的设计,规划了全面的拍摄方案,并对模型进行了认真的修饰,其结果完整,细节丰富,展现了江汉关大楼中西合璧风格的独特美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