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月24日讯(记者 董家朋)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社会各界对冬奥会竞赛场馆和冬奥村的关注热度持续上升。在此期间,由中国经济网策划、拍摄、制作的“‘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景全维导览系统正式上线(http://vr.ce.cn/beijing2022/News/homepage/),以全景全维的融媒技术展现冬奥之美,用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邀您一起“探秘”冬奥场馆。
带您“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景导览系统首页
带您“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景导览系统-国家速滑馆
该系统是依托中国经济网北京冬奥会场馆媒体中心全景设计制作项目的全景全维数据创作的全景全维融媒体产品,在历届奥运会中,使用全景全维技术对场馆数据的采集和展现尚属首次。浏览者可通过鼠标拖拽或手指滑动,便可以实现自由视角选取、细节放大和场馆漫游的交互操作。全向互动的自由视角让使用者实现了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感体验。
带您“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景导览系统-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球形视角俯瞰国家速滑馆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在全景融媒生产中,本系统依托了中国经济网自2016年以来的全景采集、制作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是继2019年“永不落幕”2019北京世园会全景导览系统之后,中国经济网在全景融媒技术应用上的又一突破。根据北京冬奥会场馆实际情况,中国经济网对各场馆进行了从全景采集到后期制作等各个流程的技术更迭。中国经济网经过调研和测试,创造性地将全景自动云台、高清单反相机和鱼眼镜头搭配组装为全景地面采集系统,通过自动化、标准化实现全景数据高效率采集。为保证数据处理效果和生产效率,中国经济网对全景后期制作平台进行了深度迭代升级,加快生产效率的同时,搭配了中国经济网自主设计制作的冬奥主题设计,形成了“前期踏勘——现场采集——后期制作——视效设计——导览漫游”的全景生产工作流程,在生产各环节进行制度化管理。
中国经济网720度全景数据采集系统所需的设备 中国经济网 席田亮/摄
单反相机与自动云台组装的720°自动采集系统,仅需2分49秒即可完成单次数据采集
在全维融媒生产中,本系统开创性地融合了全景技术与全维技术。中国经济网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采集北京冬奥会场馆的三维建模数据,立体呈现了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地物情况、建筑立面、场景状貌等信息。从全景到全维,实现了从二维场景画面到三维场景模型的技术创新,两种视觉技术的结合更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北京冬奥会场馆的魅力。
国家速滑馆全维模型
国家游泳中心全维模型
自2020年10月开始,中国经济网便在北京冬奥会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在400余天的拍摄、制作中,中国经济网记录与见证了北京冬奥会场馆的瞬间和变迁:百米高空下俯瞰“冰之帆”国家体育馆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起航;国家游泳中心从“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华丽转身;国家速滑馆22条“冰丝带”在林萃路边的舞动;首钢滑雪大跳台在群明湖畔的倒影;夕阳侧影中的“雪游龙”;小海坨山风雪中的高山滑雪中心;云顶滑雪公园的雪;“雪如意”环形看台的天。在数次来往于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的各个场馆后,中国经济网终于记录了这些冬奥会冰雪盛景,为浏览者搭建了一座畅游冬奥会场馆内外的“全景体验馆”。
首钢滑雪大跳台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国家体育馆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6年的技术积累,400天的冰雪足迹,中国经济网邀请您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事将举之时,共赴一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冰雪之旅,用沉浸体验和融媒技术分享冬奥之美,与您一起向未来!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