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新闻】武汉战“疫”中的感动:“我欠80后和90后一个道歉”

2020-02-21 17: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点击全屏观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月21日讯(记者 邓浩 温济聪 包元凯)“我欠80后和90后一个道歉。”重症医学专家葛庆岗对记者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是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全国18支医疗队共计2400名医护人员在这里开展救治工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医疗队也是其中一支。20日,记者来到中法新城院区,对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副主任葛庆岗进行专访。作为该院第一批援鄂医务人员的带队队长,葛庆岗1月26日来到武汉,在抗疫一线奋战,至今已有20多天。

葛庆岗在中法新城院区接受记者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摄)

  曾多次参加大型应急救援工作的葛庆岗回忆起了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包括病人救治、病床建立、流程梳理和危重病人管理等方面,这些都能够成功地运用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来。”他向记者表示。

  随着第三批医务人员2月8日到达,北医三院医疗队人数达到了137人。按照规定,每支医疗队负责整建制接管一个病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北医三院医疗队至今累计收治150余位重症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比例达到了10%-15%。经过救治,一些病人目前已经痊愈,进入了出院的流程,有的已经出院;有20%-30%的病人进入了康复期。整个中法新城院区,治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病亡率呈下降趋势。截至19日10点,已累计收治重症患者1251人,累计治愈出院97人。

  葛庆岗向记者介绍说,基于现有对新冠肺炎疾病的认识,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来救治患者,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再加上一系列生命支持手段,帮助病人从危险期顺利过渡到康复期。“对促进患者康复来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国人民的关怀和心理上的抚慰。”葛庆岗强调说。

  在葛庆岗30年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最为深刻,“在记忆当中永远无法磨灭”。

  第一件事,是2010年他参加的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中,很多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严寒中被冻得嘴唇和手指发紫,却仍然在不停地救援灾民、运送伤员、搬运物资。还有很多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克服高原反应,积极救治伤员。“这些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第二件事,就是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疗队里的那些年轻人无私奉献,不怕吃苦,面对危险,敢于担当。这位医学造诣深厚的70后有些哽咽:“在我印象中,80后和90后是没有担当和责任感的。非常抱歉!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他们冲在了前面,让我非常感动。”

  “请大家放心!请相信我们中国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就是战士,需要的时候我们肯定能冲得上去。”葛庆岗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378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

今日热播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邀您共赴线上冰雪之旅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雪飞天”赛道换新装【全景新闻】

  • 【幸福花开新边疆】在家门口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

  • 【幸福花开新边疆】航拍乌兰毛都草原 看骏马奔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