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探访“五一大会”旧址【全景新闻】

2025-07-28 09: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全屏观看

中国经济网乌兰浩特7月28日讯(记者 董家朋 实习生 王伊祎 徐华阳)“五一大会”旧址始建于1935年,在抗战胜利后,它曾作为东蒙军政干部学校礼堂,见证了无数热血青年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身影。1947年5月1日,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庄严宣告成立,“五一大会”旧址也因此得名。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如今已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以及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运动在内蒙古伟大实践的重要历史见证,每一块砖石、每一处角落都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展示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

“五一大会”旧址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走进“五一大会”旧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地展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从早期革命先驱的艰苦探索,到“五一大会”的胜利召开,再到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与发展,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和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团结奋进。

“五一”大会会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五一大会”旧址作为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在这里开展沉浸式的“感受一次五一大会”活动,各族群众和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历史,深刻领悟“草原儿女心向党”的红色基因。此次探访“五一大会”旧址,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石榴花开北疆红的美丽画卷中,“五一大会”旧址将继续发挥其教育引领作用,激励着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籽籽同心,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297 投稿邮箱:vr@ce.cn

今日热播
  • 带您“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 “新”中有你

  • 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

  • 甘肃天水全域旅游全景漫游导览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