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呼和浩特8月29日讯(记者 董家朋 年巍 实习生 付润婷 康宇新)一杯安全健康的牛奶,承载着从牧场到餐桌的科技密码。作为中国食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乳业国创中心”)正以突破性技术成果,为中国奶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守护亿万家庭“奶瓶子”的品质与安全。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经济网 付润婷/摄
创新引擎:打造乳业科技“国家队”
2022年1月,经科技部批准,乳业国创中心正式落地内蒙古,由自治区政府牵头,联合伊利、三元食品、君乐宝等龙头企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顶尖科研院所共建。中心独创“三循环”管理机制——以行业共性需求为导向的“大循环”、孵化核心技术的“中循环”、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小循环”,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目前,中心已汇聚100余家成员单位,形成由10余位院士领衔、千余名核心科研人员及超5000人全产业链团队组成的创新网络,成为全球乳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内设施 中国经济网 付润婷/摄
技术突破:从“种源芯片”到营养革命
针对我国奶牛种源依赖进口、养殖效益低的痛点,乳业国创中心成员单位优然牧业赛科星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国内首款“高产、长寿、抗病”奶牛基因检测芯片——“育种1号芯片”。该芯片采用CAGT靶向捕获测序技术,精准筛选优质基因,将奶牛平均生产胎次从不足3胎提升至更高水平,显著降低牧场成本,推动碳减排。目前,芯片已检测300余头奶牛,基因筛选准确率达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奶牛基因组检测核心技术。
为加速技术落地,乳业国创中心启动“高产荷斯坦奶牛核心种群高效繁育”专项,整合全基因组选择、性控胚胎等技术,在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建设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及胚胎工程中心。通过筛选优质种子母牛、生产高产性控胚胎,项目构建起“育种—扩繁—推广”全链条技术体系,并打造国际领先的高效繁育平台,培养尖端技术人才。
安全堡垒:设立乳品安全与品质研究中心
为夯实乳业安全根基,乳业国创中心成立乳品安全与品质研究中心,汇聚11位行业顶尖专家,联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中心以“更安全”为价值基点,聚焦乳品全产业链风险防控:从原料奶微生物控制到加工过程危害分析,从包装材料迁移物检测到终端产品品质溯源,构建起覆盖“牧场—工厂—餐桌”的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
从基因芯片到营养革命,从种源自主到全链创新,乳业国创中心正以硬核科技重塑中国奶业格局。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吸纳全球创新资源,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奶源,推动中国从“乳业大国”迈向“乳业强国”。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297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