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包头8月22日讯(记者 董家朋 实习生 李朝扬 康宇新) 走进包钢轨梁厂智能化集控中心,24米超宽大屏正实时监测钢坯从热轧区到冷床的全流程数据。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计划覆盖冷区、吊车操控、加热炉系统、精整加工线及热区五大生产区域,通过工业互联网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构建起集中操控中心,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设备远程管控、数据全流程贯通与精准分析。
图为智能化集控中心大屏 中国经济网 张相成/摄
作为国内首条冷区智能集控生产线,包钢轨梁厂将原有20多个分散操作台整合至智能化集控中心,通过“3+1”科学人员配置,即安排3名操作人员,并配备1名备用人员,仅需4人便能够完成冷区操作。该区域已申请2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成为行业智能化改造的典范。
智能化集控中心作业人员 中国经济网 李朝扬/摄
在钢坯加热环节,传统“看火候”“凭经验”的操作模式已成历史。改造后的智能燃烧集控系统实现自动化投运率95%以上,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节能3%以上。通过红外测温仪、视觉识别系统等智能设备,24小时监测钢坯状态,结合大模型算法预测工艺参数,实现从“经验控温”到“精准控温”的跨越。
钢坯加热环节 中国经济网 付润婷/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吊车远程操控系统的创新突破:国内首创百米钢轨吊运集控技术,集成5G与视觉识别技术,实现“一键化”自动操作,显著提升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包钢轨梁厂以数智技术为核心要素,系统布局“数智化+工业”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深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融合,不仅构建起国际领先的重轨生产智能工厂框架,更为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改造样本。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297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