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平方公里物流园区 撬动超17亿美元贸易【全景新闻】

2025-09-24 11: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全屏观看

中国经济网乌兰察布9月24日讯(记者 董家朋 实习生 宋可欣)记者走进乌兰察布七苏木国际物流园区。这座占地14.01平方公里的物流枢纽,地处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国际通道,能高效对接京津冀市场,是具备口岸功能的重要国际内陆港,正全力打造集口岸保税、现代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近年来,园区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获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2022年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同年获评自治区级物流枢纽。在此基础上,园区正积极推进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乌兰察布七苏木国际物流园区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摄

园区规划功能明确,布局清晰。铁路物流枢纽分为东、西两片区:西片区作为中欧班列核心发运基地,占地458亩,拥有3条铁路专用线,年到发能力达300万吨,并建有5座总计2.2万平方米的货运仓库,可实现公铁联运;东片区定位为俄蒙大宗物资集散基地,占地464亩,同样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年到发能力300万吨,主要承接矿石、煤炭等物资。

海关服务与配套设施完善。七苏木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20年5月投入运营,占地179亩,仓储面积达36512平方米,运营首年其保税货值即在自治区同类型中心中位居首位。园区还建有多功能海关监管场所及还箱点,形成了俄铁集集装箱区域中心。特别是2023年“铁路快通”模式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跨境货物的通关效率。

在落地加工方面,园区积极规划建设食品进出口加工产业园。2024年,总投资2.2亿元的标准化厂房建成,包含9栋厂房及配套设施,可充分满足中欧班列货物落地加工需求。同年5月,引进企业打造南瓜子生产加工基地并投产。2025年,园区启动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进一步带动坚果类产业集聚发展。

乌兰察布中欧班列运行成果显著。目前已培育28条线路,通达9个国家,形成稳定物流通道。2024年,内蒙古本地货源占比提升至42%;2025年1月至3月期间,该占比进一步跃升至65%。截至2025年9月22日,累计开行100列(7262 TEU),总货值约1.43亿美元,总货重约6.77万吨。历年累计开行934列(75548 TEU),总货值17.23亿美元,总货重59.51万吨。

七苏木国际物流园区正凭借其独特区位与功能优势,成长为我国北方物流网络中的关键力量。未来,园区将持续强化自身能力,为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297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

今日热播
  • 带您“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 “新”中有你

  • 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

  • 甘肃天水全域旅游全景漫游导览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