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呼和浩特9月24日讯(记者 梁木) 历史上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许多人都会背诵的诗句,如今的敕勒川正式升级为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敕勒川草原主要种植天然牧草,包括蒙古冰草、草木犀、斜茎黄芪、宿根天人菊、华北蓝盆花等40余种天然牧草。过去由于干旱少雨,加之开采沙石,敕勒川草原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2年,大青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敕勒川草原项目是其中一项大型的生态保护绿化工程项目。
图为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如今的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已建成敕勒川草原、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太阳广场、萨仁湖、民俗体验区等一批项目,成为周边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游客们在此漫步、拍照、骑行或聚会。
图为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 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在无垠绿草上,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由一片蒙古包组成的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蒙古包的主体为钢结构,外观采用13世纪蒙古包群落的风格,室内装修体现了蒙古民族装饰的独特元素。其中最大的主包占地4400平米,直径64米,可同时容纳1300人参会和500人就餐,为亚洲第一大钢架构蒙古包。2015年10月,首届中蒙博览会于敕勒川草原盛大开幕,并将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确定为中蒙博览会永久性会址。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297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