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绘就能源新图景【全景新闻】

2025-09-25 14: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全屏观看

中国经济网锡林郭勒9月25日讯(记者 梁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之一。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传统能源智能化转型、新能源蓬勃发展的现代化能源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智能护安 传统能源的新路径

锡林郭勒盟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已探明储量1123亿吨,居全区第二位,主要以褐煤为主,褐煤储量居全国首位。2024年全盟煤炭产量1.44亿吨,其中盟内自用6500万吨、占比45%,保障周边盟市3900万吨、占比27%,保障东北地区3589万吨、占比25%。

胜利煤矿是全盟重点开发的7个矿区之一,也是全盟已建成的两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矿区之一。在胜利一号露天煤矿,现代化的大型煤电基地展露眼前。

图为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位于胜利煤田的中西部,是国家及蒙东地区重点能源保供企业之一,核准产能一年2800万吨,累计生产煤炭超3.5亿吨,剩余可采储量12.65亿吨。提起胜利一号露天煤矿生产中的智能化应用,胜利能源露天矿副矿长、党委委员张海涛如数家珍:

大型矿用卡车无人驾驶在2022年3月实现全国首家无安全员常态化运行,目前实现14台卡车24小时常态化双编组运行,连续安全运行超900天;

电铲智能健康诊断系统实时采集电铲关键部多维度数据,构建精准故障诊断模型,实现早期预警和故障定位,还建立了全国首个极寒地区下的电铲运行大型数据库;

带式输送机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降低工人在恶劣环境下巡检工作量,胶带巡检覆盖30公里,精准率提升至98%……

图为大型矿用卡车无人驾驶。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近年来,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02亿,围绕安全智能化生产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应用两条技术路径,实现了监测精准化、机械装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达到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岗位作业人数的效果,有力地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重塑传统能源生产模式。

向新逐绿 新能源的广阔市场

“内蒙古的风,吹亮了京津冀的灯。”这句话不是凭空杜撰。锡林郭勒盟能源局副局长宋文涛介绍,锡盟“两交一直”特高压通道已累计向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输送电量约2420亿千瓦时,其中火电1601亿千瓦时,新能源819亿千瓦时。2024年锡林郭勒盟外送京津冀总电量468.86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绿电169.71亿千瓦时,占比达36.2%。

广阔的草原,让这里的风格外自由。在锡林郭勒盟,风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可开发风电规模6000万千瓦以上,已投产风电项目年最高利用小时数达到4700小时。2024年,全盟新能源发电量440亿千瓦时,稳居全区首位。

泰富能源有限公司瞄准锡林郭勒的区位优势与自然资源禀赋,已建成的锡林浩特市泰富能源1000MW风电项目是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项目,2024年年度发电量达13.3亿千瓦时,2025年计划发电量27.2亿千瓦时,预计可节省标煤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2.7万吨。泰富能源总经理助理马宝全介绍,目前公司的绿电主要通过特高压外送京津冀和江苏,从去年9月份开展绿电交易以来,目前已实现28亿的绿电交易。

图为明阳集团锡盟工厂车间内工人正在作业。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充足的绿电资源,带动了锡林郭勒装备制造等关联配套产业的发展。锚定“风光氢储”全链条,锡林郭勒盟先后引进明阳、上海电气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全盟建成投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达24户,其中规上企业13户,初步构建了从风机主机、光伏组件、储能装备及配套零部件与新能源企业上下游紧密联系、一体化推进、组团集群发展新模式。锡林郭勒盟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坤介绍,自2019年4月正式投产以来,截至2024年底累计交付风机1600台套,产值达87亿元,同时累计吸纳就业1500余人次,属地化用工比例达97%。明阳为沙戈荒场景定制的陆上大风机机组,主机和叶片具有除砂、防砂功能,在锡林郭勒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项目表现亮眼。

扫描二维码 体验全景新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带你全景探访现场。点击链接进入:中国经济网VR频道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1025297 投稿邮箱:vr@ce.cn


【责任编辑:李卓】

今日热播
  • 带您“飞临”探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 “新”中有你

  • 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

  • 甘肃天水全域旅游全景漫游导览系统

相关推荐